首页>行业
蔡进:物流装备和技术将呈现“六化”发展趋势
2019-03-08 17:10:37 来源:中国物流与采购杂志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蔡进在2019第四届全球物流技术大会上的讲话(内容有删节)

时逢两会之际,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策,很显著的一个特点就突出了政策导向。从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中可以看出,国家正在试图通过政策导向,来营造出更加公平、公正的社会营商环境。这对物流行业、对物流装备与技术产业的发展来说,是利好,是机遇。

微信图片_20190308171149.jpg

由规模化向高质量发展模式转变

2018年,我国物流产业迎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时刻。由过去的规模化发展模式,进入到一个高质量的发展模式。其中,表现出三大特征:

一是组织方式进行了转型升级。由过去的一体化物流组织方式,进入到供应链组织方式。物流发展或者是物流作业的执行,已经不局限于一个企业了,它是企业与企业彼此协同的物流,产业与产业之间的物流,甚至是地区与地区之间的物流。

二是把握物流功能的提升。过去我们的物流主要做两件事,一个是资源的整合,通过资源整合,剔除重复配置的资源,把资源进行优化。发展至今,物流不仅仅要做整合,不仅仅要做流程优化,更重要的是要做组织协同。

三是先进技术和先进物流组织方式的融合。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以及5G移等技术不断涌现。这些先进的技术与物流、供应链组织方式进行了高效融合,因此,出现了类似无人机、无人仓、无人商店等高科技的物流场景。所以说,技术和物流的融合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物流装备技术的六大发展机遇

在这样的供应链创新背景下,物流装备技术如何发展,它的机遇在哪儿?

第一是“协同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家企业经营的关键是做好分工基础上的协同,通过协同,把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服务流等形成一个链。可能有人把产业链、价值链和供应链混为一谈,其实不然。这三者之间,价值链和产业链是通过供应链来实现的,只有通过供应链的生产组织活动,才能够实现价值,才能够实现产业链无缝衔接。所以,供应链是协同发展非常关键的环节。

未来,物流装备与技术的发展,一定是协同化的。上下游的协同、产业之间的协同、装备技术和物流之间的协同。在这一系列协同过程,也是推进物流装备技术供应链创新的过程。

第二是“服务化”。“服务化”实际上是从需求过剩倒逼而来。目前,我们的物流装备技术处于过剩状态,因此,这就倒逼我们在提供装备技术的同时,也需要提供一系列的售后服务。因此,“服务化”是现代经济转型升级的一个必然发展趋势。

第三是“标准化”。“标准化”貌似很多企业都在尝试,但实际上大多数企业并没有达到真正的标准化,只是做了产品标准、作业标准,而且标准和标准彼此之间是孤立的。物流装备与技术的标准,一定是在协同的基础上,在供应链的基础上做标准化,这样才能称之为标准化。

第四是“系统集成化”。发展至今,我们所讲的系统集成化实际应该叫作“网联化”。在供应链的过程中,必须通过物联网的相互作用,才能实现企业价值。比如,我们常见的托盘,只有通过物联网使其智能化才能实现带托运输。所以,未来物流装备技术一定是系统集成化和网联化的。

第五是“智能化”。这方面大家已经很熟悉了,特别是汽车装备,智能化要求越来越高。

第六是“绿色化”。要绿色、环保,就要建立绿色循环经济发展理念。那些能耗大、耗电多的物流装备,恐怕很难在在环保发展环境下立足。

总之,我们要把握趋势,抓住机遇。


物流商用车网文章,转载联系本站授权 责任编辑:宇辰
33

马增荣
中物联装备委主任

中国物流商用车专家委员会

和大咖来场约会
张 炜
中物联金融委秘书长

中国物流商用车专家委员会

和大咖来场约会
刘宇航
中物联危化分会秘书长

中国物流商用车专家委员会

和大咖来场约会
杨国栋
中物联企业评估办主任

中国物流商用车专家委员会

和大咖来场约会
秦玉鸣
中物联冷链委秘书长

中国物流商用车专家委员会

和大咖来场约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