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捷富凯中国在沪召开记者见面会。
会上,物流商用车网记者获悉:在“一带一路”沿线,捷富凯的货运代理业务量日益增长;除开展重要的厂内物流活动,捷富凯整车物流解决方案正推动中国OEM供应链发展;面对电动汽车革命到来,捷富凯则在积极助力客户供应链实现电动化革命。
而就如何更好实现本地化发展,捷富凯相关负责人也做了具体阐述。
事实上,本地化运营从来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尤其在中国这块充满机遇但又遍布挑战的“巨型蛋糕”面前,包括亚马逊等国际巨头也不得不选择黯然退场。
捷富凯首席执行官兼管理委员会主席Luc Nadal先生同样坦言,跨国公司在本地化上确实容易存在很多“水土不服”的问题,为此,捷富凯在中国市场始终探寻灵活的方式以克服这类问题。
在成本支出上,捷富凯通过优化人员分配达到理想效果。四年前,捷富凯中国还处在“负利润”阶段。后来,针对大量外籍员工带来的成本压力,捷富凯不断实验,重新进行人员分配,保留人员专长知识与实践,将其用于中国市场。如今,面对中国这个特别的、经营难度很大的市场,捷富凯取得了显著成功。
以货代业务为例,捷富凯中国一直都在不断适应市场变化,过去三年的持续盈利,即说明了捷富凯适应工作上的卓有成效。
捷富凯亚洲区执行副总裁Paul-Henri Fréret先生还以自身经历“说法”。原来,刚刚来到中国工作的时候,他就开始削减外籍员工带来的额外成本——之前这些外籍员工是跟法国总部签约,但现在,多数人跟中国公司直接签约;同时,捷富凯着力提升中国员工能力,并坚信捷富凯的体系能够培养出最优秀的物流从业者,目前捷富凯的中国员工数量仍在增长。
作为一家国际公司,捷富凯中国在本地化上的成绩有目共睹。捷富凯深知:中国本身也是一个提倡创新的国家,这就需要大量对中国市场非常了解的人才,以便更好地去发展业务。而这本身恰是一种“本地化”的体现。
再者,经过十年来在中国市场的深耕细作,捷富凯与中国公司的合作得以持续加强。这对捷富凯推进本地化发展也是深具意义。
据介绍,在学习中国市场运行方式的过程中,捷富凯总是尝试将更多先进技术与经验带到中国,以更好地服务中国客户。
举例来看,东风柳汽就是一个完全本地化的OEM企业。目前,其在英国市场的销售就由捷富凯提供物流支持。此间,东风柳汽给予了捷富凯很大的信任,捷富凯则报以出色的解决方案以及完善的服务。
至于和新能源汽车表率——比亚迪的合作,也是成果颇丰。比亚迪有着强劲的发展势头,但也需要一个优秀的合作伙伴帮其完成订单交付。捷富凯通过努力,成功助力比亚迪在全世界范围的竞争中取得优势。
当然,如要更好践行本地化发展,必须时刻洞察中国政策和市场变化。捷富凯就是这样做的。
仅以二手车物流为例。当下,中国二手车出口工作悄然启动,北京、天津、上海等10个省市是首批开展二手车出口业务的地区。而捷富凯却早已敏锐地觉察到,中国二手车市场大有可为,中国二手车物流前景广阔。
捷富凯认为,中国每年会有2800万辆新车,经过四五年之后,消费者就会进入换车期。而且,对于中国市场的消费者来说,二手车实际上是他们最好的节省成本的方式。
但如此一来,肯定就会产生二手车物流问题。眼下去看,对于二手车物流,中国目前还缺乏很好的组织。随着时间的推移,捷富凯可以在这一市场发挥更多的价值,比如以更智能的方式将大量二手车从一个地区运到另外一个地区。
捷富凯表示,从整体上来,二手车市场一定会继续增长,不久的将来,中国二手车市场将与新车市场规模相近。捷富凯确信,自身已经准备好了进入该市场,其也笃定将凭成熟的技术与创新的能力,在中国二手车物流领域开疆拓土。
2019年是总部位于中国上海的捷富凯集团全资子公司成立的第十个年头。据统计,捷富凯中国与旗下两家合资公司——东风捷富凯和深圳民生捷富凯物流(SMGL)在中国境内的15座城市开展业务,拥有员工1300人。
关于未来,捷富凯中国定下了一个小目标,即到2021年增收至少40%。而我们也期待,捷富凯在中国可以步步为营、持续发展,在下一个十年为我们呈现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