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公安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自11月20日起,实施12项交管新措施。对于货运行业来说,其中的“优化大中型客货车驾驶证申请条件”这项举措引起关注。其明确规定,申请大型客车、牵引车驾驶证的年龄下限由26周岁、24周岁降低至22周岁,申请大中型客货车驾驶证年龄上限由50周岁调整至60周岁。
放宽司机就业年龄限制,对于货运行业来说无疑能够充分调动大家工作的积极性。不过,在智能化、无人驾驶技术发展的大趋势下,卡车司机该如何理解这些政策措施,把握行业趋势,合理规划未来?
来源:网络
老龄化、“不赚钱”成卡车司机日常话题
众所周知,卡车司机的入门门槛较低,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初期,只要具备货车驾驶技能,基本上很容易进入行业。但随着我国道路运输业的不断发展,第一批卡车司机大多已经退休。调研发现,由于货运行业的从业环境竞争日益激烈,不少年轻从业者对此望而生畏,这使行业新鲜血液流入速度变慢,年龄在40 岁甚至50岁左右也很常见。
年轻驾驶员增长过慢,使整个驾驶员群体平均年龄越来越大,在部分地区甚至出现“青黄不接”现象。而且,货车司机待遇在许多人看来也大不如前,生存发展更加艰难。
据了解,目前我国货运行业个体户占比仍然较大,加上一些地区特定环境下货源供不应求,往往造成“僧多粥少”的局面,因此“不赚钱”“车多货少”是很多从业者遇到的挑战。同时,个体车主在应对车辆排放升级、运输领域政策法规、行业需求升级等方面,总体适应能力参差不齐。于是,以前“马达一响 黄金万两”的顺口溜现在便再也叫不响了 。
资料图
有人还拿前20年的收入和现在进行对比,结果发现,现如今的月收入八千块钱甚至一万多元,远没有当初八百块实惠耐用。
在此情况下,2019年有报道显示,按目前物流发展的速度来看,货车司机的缺口至少在1000万人,卡车司机出现了“用工荒”。
年龄限制放宽促进行业发展
面对司机“用工荒”的尴尬,放宽职业准入标准、加速替换新老血液,必然成为积极有力的举措。
限制门槛的降低,有利于更多司机进入运输行业,但不少人也有担忧。据悉,有卡友表示,一旦放开年龄限制,入行门槛再次下调,很可能使得本就“僧多粥少”的运输业再次面临求职者暴涨的冲击。
针对这一情况,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虽然年轻驾驶员技术不够娴熟,处理突发状况经验不足,但是安全标准不降低,要求增驾大型客货车驾驶证时无相应周期的满分记录,以保证驾驶人守法安全驾驶经历,把好驾驶准入关。准入门槛低了,但驾驶准入资格更加严格,必将会使这一行业群体在素质上得到一定的提升。
再者,年轻一代拥有更好的教育条件,理解能力与创新能力在某些环节自然也要优于老一辈卡车司机,优胜者自然能脱颖而出,大有作为。如此形成新老交替循环,未来运输行业发展步伐也能够得到适当的提速。
来源:网络
无人驾驶加速司机优胜劣汰
即便卡车司机工作越来越吃香,很多人还是会担心无人驾驶技术有一天会抢了大家的饭碗。
行业人士分析表明,无人驾驶系统要完全取代人工驾驶,即使在技术上不存在问题,但是从市场发展的角度来讲,仍然是一种过于理想化和简单的判断。比如,一些复杂路况比如暴雨、大雾、冰雹等恶劣天气,无人驾驶的卡车目前拥有的传感器技术面对这些恶劣天气不可能做得比经验丰富的卡车司机好。
技术的变革总是伴随着消亡与新生,只有拥抱变革才能生存。智能化、无人驾驶技术是未来汽车发展的方向,对于即将被新技术淘汰的传统司机来讲饭碗有丢了的风险,但是对于能够适应这一变革的司机来讲却是一个新的开始。从运营角度来看,在运输过程中,标准长途高速阶段可以由自动驾驶完成,司机终于可以不用透支身体开长途车,有人工智能与各种传感器加持的车辆安全系数也会大大提高。此外,对于能够适应新科技的司机来说,淘汰了一大波不能适应新技术的同行,待遇必然得到提升。
当然,无人驾驶汽车是一种大趋势,它终将会在未来到来,只是未来何时来尚且不知,何时能够发展到完全取代司机的地步也是未知。而面对物流行业高速发展,卡车司机短缺的现象一定程度上也需要一定时间来缓解,鼓励就业的措施势必对司机更为有利。
所以,卡友们不必过于担心自己的饭碗会被更多同行抢走,被无人驾驶车辆抢走,要积极关注并不断学习新技能,适应新物流时代环境,要让自己成为未来的掌控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