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科技部在京正式发布《2017年中国独角兽企业发展报告》,上榜企业由2016年的131家增至164家。我们所关注的物流、电商、新能源汽车三大领域,则有53家企业入围。
如何成为“独角兽”?
提及独角兽,相信很多人和小编一样好奇,它到底有着怎样的“门槛”设置?对此,小编了解到,想要成为独角兽企业需满足下列条件:
①在中国境内注册的,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
②成立时间不超过10年(2007年及之后成立);
③获得过私募投资,且尚未上市;
④符合上述全部条件,且企业估值超过(含)10亿美元的称为“独角兽”;
⑤估值超过(含)100亿美元的称为“超级独角兽”。
其中,估值以2017年12月31日前最新一轮融资为依据。
尽管本次入围的164家企业中有不少已属于“资深独角兽”,但也有一些新面孔,不仅如此,我们甚至可以从名单之中发现行业发展的暗藏趋势。
下面就来分类看下新能源汽车、物流和电商领域的发展趋势。
新能源汽车类:宁德时代估值激增 商用车却待突围
本次发布的《报告》中,新能源汽车企业终于从“交通出行”类跳出,有了自己的“新能源汽车”分类,期间共有9家企业上榜。
①以电池技术经营项目的宁德时代更以200亿美元估值上升为“超级独角兽”企业。宁德时代成立于2011年,到2017年其动力电池销量由2015年的2.19 GWh 上升至11.84GWh,位居全球第一。
②车型分类方面,只有银隆新能源一家企业以生产新能源商用车产品为主,作为新能源商用车行业为数不多的年轻面孔,银隆新能源已是资深独角兽企业。
其由储能技术开始,逐步发展至电动汽车动力总成及整车研发制造。目前银隆新能源旗下新能源客车已进驻北京、天津、西安、珠海、邯郸、石家庄、保定等多个城市公共交通体系,未来业务还将进一步拓展至新能源物流车领域。
③来自互联网的造车新势力,近年发展势头生猛。比如,此次进入榜单的威马汽车、蔚来汽车、奇点汽车等,都是个中代表。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企业都是围绕私车消费而来,仍未将触角伸向物流、环卫、公交等商用领域。而从目前发展态势看,互联网造车进入商用时代,仍较遥远。
物流类:菜鸟无悬念居首 平台化成趋势
本次入围的11家物流企业中,菜鸟网络毫无悬念坐稳第一名,估值200亿美金在总榜中位列第6位。
①我们不难发现,满帮、惠龙国际、安能物流、罗计物流、越海全球供应链、啦啦快送、云鸟配送这几家企业,经历起步或是转型,最后无一例外均采用了依托互联网技术的平台化运营模式。
在“互联网+物流”的广泛推进下,越来越多的物流企业开始倾向于平台化、轻资产运营。
②通过车、货在线匹配,完成信息资源共享,对于零散运力而言看似有利,但在实际操作中这种模式也因运价、交易过程存在漏洞等问题而被诟病。
包括满帮合体之后,若不能从根本解决上述问题,彻底颠覆传统货运并引领该行业良性发展,或许需要更长时日。
③以新达达为代表的众包物流模式在经历迷茫期后,如今也有回暖趋势,特别在外卖平台发展趋于成熟后,类似美团、闪送这样的“人人快递”再一次登上市场舞台,而这一次其发展走向或已明确。
电子商务类:“新美大”独秀 新零售有亮点
此番共有33家电子商务企业入围,涉及多个种类。
①“新美大”以300亿美元估值位居电商类榜首,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新美大也在独角兽企业名单当中,时隔一年其估值上升120亿美元之多。
②2017年8月百度外卖正式被饿了么收购,助力饿了么估值由41亿美元上升至55亿美元。
③最近几年比较火爆的新零售业中,2017年新晋两家企业,汇通达和便利蜂。
其中和一般新零售业起家一、二线城市,发力一、二线城市不同的是,总部位于南京的汇通达,则以平台为核心汇聚大批乡镇零售网点,其服务对象也定位为农村消费者。
到2017年上半年,汇通达已覆盖全国14600个乡镇、71000家会员店,销售额达100亿人名币。
编后语:
▲164家独角兽企业分类大名单 图源:财联社
其实,翻看整个表单,小编还有一个惊奇发现;原来,无论是位居独角兽企业排行榜首的蚂蚁金服(估值750亿美元),还是在电商、物流两大领域突围的独角兽企业口碑、菜鸟网络等,均与阿里巴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也许,时至今日,中国商界最具潜力和眼光的人,依旧是立志当好乡村教师代言人的马云吧!